但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有时也会驻足,去审视一路走过的路,以及怀念在旧日时光下,曾给我们带来感动的app。
这些app,曾经承载着开发者的满腔热血、甚至是异想天开。虽然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这些想法只是化为了十年前数码生活的一个注脚。对于它们的凋落,我们扼腕叹息,又或者怒其不争。
但不管时代如何变,美好记忆不变,至少我们能够在文字中自豪地向后人宣称:它们终究来过。
雷科技早春专题,让我们怀一怀旧,追忆那些消逝在时光中的应用。
是它打开了互联网的第一道门——世界之窗浏览器。
电脑小白的福音
十几年前,电脑在装机的时候,经常会有一张“系统套件”的光盘,里面装满了各种傻瓜软件。番茄花园、雨林木风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这些Ghost系统安装盘的制作方,陪伴了我们的青春时代。
当然,由于安全性和版权问题,Ghost系统在2010年后,就逐渐被我国家庭所抛弃,不过回头来看的话,这些系统光盘也算是我国互联网萌芽时期,万千小白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小雷在上篇文章中,已经介绍了当时安装在千家万户的万能播放器——千千静听。而在“傻瓜”系统中,我们对另一个名字恐怕也很熟悉,那就是世界之窗浏览器。
世界之窗的诞生,起因是微软的懒惰。
小雷之前讲过,微软的运行策略是在新一代Windows上才会对IE进行大版本的更新。而到了Windows xp的时代,微软已经成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IE 6也拿到了桌面系统90%的份额。于是微软甚至解散掉IE的开发团队,投身于其他软件的开发。
在彼时,IE的弊端就已经开始显现,2001年之后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搜索,快速保存、多标签、历史名词也成为了小白们的需求。但老旧的IE 6并不能提供这些。
在IE的懒惰之下,有两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做一款既简洁、又能够满足普通用户的“深度”需求的浏览器。2004年,他们成立了凤凰工作室,开始编写心目中的浏览器。浏览器初期命名为TheWorld,翻译为中文时,取“从窗口看向世界”之意,名为世界之窗。
轻量但不失丰富
由于IE已经占领了市场,世界之窗就采用了IE的Trident内核,但和其他同样采用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相比,世界之窗采用了更为高效简洁的Win32SDK,并且采用了自行封装扁平架构的开发库,让功能优化更为简单,做到了软件安装包只有600K,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中,小巧的软件安装包一直是世界之窗的一大优势。
同时,在保证浏览器简洁流畅的时候,开发团队也希望能让用户享受到更为“先进”的功能,在初期版本,用户就可以进行丰富的自定义。并且开发团队保证,将时刻倾听用户的声音,保持丰富功能和网络安全的平衡。
事实上,他们的确做到了,2004年3月3日,世界之窗的第一个beta版发布,1.0版本的更新,基本都能维持在一到两周左右,这样用户反馈的基础功能,可以做到相当迅速地响应。一到两周的功能迭代,而且一点都不“水”,这可以与火狐和Chrome的更新速度相媲美。
(说句题外话,目前很多手机软件更新描述,都是万年不变的“修复Bug”,这无疑是一种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更新日志上,你会看到开发团队的用心:从1.0诞生到2.0版本开始公测,世界之窗一共更新了三十余个正式版本,算上beta版则更新了七十个。
并且在2006年8月,世界之窗2.0版本诞生的时候,开发者团队依旧不断地在给老版本进行维护。从2007年到2010年,又陆续发布了十个版本进行安全性更新和功能升级,堪称业界良心。
而到了2.0时代,世界之窗的团队规模变大,也可以去做一些更为“高端的”事情,根据团队的构想,世界之窗要给用户提供一个“快捷”且“安全”的互联网世界。他们在2.0版本的不断更新中加入了安全浏览、广告拦截,以及嗅探和下载功能。不仅如此,世界之窗也成为了第一个支持浏览器全局静音和多线程窗口框架的第三方浏览器。
在2.4版本,世界之窗迎来了一个巅峰:此版本不仅解决了自2.0以来的网页兼容性问题,同时也针对IE 8进行了全新优化,是世界之窗的集大成者。也是因为这个版本,世界之窗成功“进入”到各大系统安装光盘之中,无形中形成了一批小众但稳定的爱好者。
田园牧歌的终结
而随着3.0时代的到来,大家都发现:时代在悄然变化。
随着2008年Chrome的推出,功能多、可拓展成为了目前浏览器的主流,凡事都大包大揽,几乎不可拓展的世界之窗迎来了一大挑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进入了3.0版本之后,世界之窗在初期的高频更新之后,节奏开始放缓,并且更侧重于没有明显体验提升的优化更新。
而随着Chrome出世,凭借着快速优化和对W3C的完美支持开始抢夺用户,微软的处境开始变得尴尬。同时,不勤奋更新的恶果终于显现了出来,反应慢、CSS支持差,IE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反噬。并于2012年正式被Chrome超越。
尽管Chrome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并没有火爆,但Chromium内核可是实实在在地惠及到了国内的浏览器,最著名的360极速浏览器,就是IE+Chrome内核。国内的其他浏览器(如遨游、猎豹等),也积极地转向双核,并且开始造势,春运抢票、安全赔款等宣传话语层出不穷。
而田园牧歌的世界之窗,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拖累,小团队支撑不起如此大的营销体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稳步上涨的份额止步于此;屋漏偏逢连夜雨,4.0双核导致的兼容性失败,也彻底地断送了世界之窗的未来。
2011年,世界之窗被360收购,但作为收养的“干儿子”,360显然不想把资源倾斜在它的身上。主创离职、更新缓慢,就算粉丝们纷纷呼吁众筹也无济于事,倒是很多独属于世界之窗的小功能,被原封不动地“借鉴”到了360浏览器上。
经过了几年的跌跌撞撞,世界之窗的版本号,也永远地停在了7.0.0.108上。
浏览器的变局
小雷曾经说过,IE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微软对于“新互联网”时代的轻视,浏览器早就不仅承担着互联网的入口职责,更是自家生态的重要一环。
到了互联网的生态,世界之窗的小团队注定只有一个好结局:被高价收购,因为小团队根本不可能进行庞大的数据管理和利用。360、猎豹都被诟病窃取隐私,但不幸的是,谁更会利用数据、利用情绪,谁就是赢家。
像世界之窗这些软件,之所以能在发展的初期就迅速拥有了大量客户,无非在于两点:一是兼容性好,下到Windows 98,上到“最新款”Windows 7都能够完美运行;二就是简洁不臃肿,只做必要的功能,能够本地工作就绝不上网。这种思路放到十几年前是绝对正确的,但到了2010年之后就开始落伍了。
说到底,世界之窗的技术壁垒,巨头再难也能用资金和人才来作为弥补,但反过来,世界之窗的技术理念,却很难通过“文明”的方式来传达。在蛮荒时代,周鸿祎可以向全部使用360管家的电脑推送“消灭IE 6”的消息,但对于世界之窗的客户群来说,这么干无异于自杀。
世界之窗有其失败的原因,但小雷这次并不会对其团队进行过多苛责,说到底,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秩序才慢慢开始回归。一零年代的“野蛮”开疆拓土、选择性屏蔽客户信息等手段,向前向后看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之窗的倒下,更多是不道德竞争的产物,而非所谓的“时代大潮”。
但说到底,失去了一个简洁干净的浏览器,实在是颇为可惜。
用户评论
这也太怀旧了吧!我差点忘记了那个年代的操作系统和游戏的画面感了。<br>现在流行的是什么新奇炫目的软件,但偶尔重温一下老东西,总感觉有股独有的情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用时光机?!还真有点创意耶!感觉像穿越一般,去体验不同时代的科技和玩法。& nbsp; 不过会不会太慢了,现代的浏览器功能可是相当强大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装过这个浏览器,感觉有点意思?! 有没有大佬可以推荐下? 想体验一下那些年代的网页风格和游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古的东西就很好玩啊!我还想试试应用时光机能不能给我还原一下我小时候使用的那个老电脑界面。那时候的操作系统超级简单粗暴,但记忆深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软件很有研究价值对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也能让人们反思一些东西吧!不过作为一款浏览器,感觉实用性有点欠缺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太明白这款应用时光机的功能就是为了重温“过去”? 真正的进步难道不是为了创造未来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用时光机,我记得小时候用过类似的软件,当时玩的是一个模拟老游戏的程序。感觉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懂啊,现在的浏览器已经很强大了吧? 用这个“时光机”干什么呢 难道为了怀旧吗?! 我更希望开发者把精力放在打造更加强大功能的浏览器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時候我都想回到以前的感覺,現在的科技發展讓人感覺越來越快步調。 应用时光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希望能够找到那个年代的感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小时候玩过一款模仿DOS系统的模拟软件,那时真是别提多好玩了! 不知道这应用时光机能不能给我带来同样的体验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应用时光机,我觉得还挺酷的。 可以让我们重新感受一下以前的操作系统和程序界面, 就像穿越到另一个时代那样! 感觉很有教育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应用时光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我想起了之前看的一部电影,主角就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体验过去的历史事件。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用时光机这名字听起来好酷。我很好奇它能把哪些经典时代的网页和程序还原出来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