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网络游戏的年轻用户已成为诈骗分子的特定目标。寒假期间,此类病例较多。多地官方发布风险提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德华万万没想到,寒假刚过不久,9岁的女儿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遭遇诈骗。
1月23日晚,本来要在房间开彩蛋派对的女儿红着眼睛说想用妈妈的手机。女儿拿到手机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李德华一开始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听到女儿故意压低声音夹杂着抽泣的声音时,他突然警觉起来。
“我感觉不对劲,就进去说要打电话,然后拿出女儿的手机玩游戏。结果骗子还在和我女儿说话,还远程控制了手机。”那时我就阻止了它。”
李德华得知此事后表示,在他看来,这次诈骗的手段非常粗暴:骗子在女儿经常玩的手机游戏——蛋男派对上散布“免费皮肤”的消息,诱导孩子们主动添加好友。假装游戏公司称,女儿使用了成人实名认证,导致公司账号被冻结、封禁。孩子被罚款6万元,连家长也被拘留15天。让孩子按照骗子给出的流程操作手机解封账户,实际上就是将钱转入特定账户。
什么样的人会相信这种在成年人眼中的低劣骗局?答案是一位9岁的女孩和她的同龄人。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不少网友留言提醒,“我家被骗了一万多块钱,也是蛋男孩聚会,同样的手法,请大家小心不要再上当受骗了。”
2月中旬,接受采访的一线警务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下半年以来,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被骗的案件数量较之前明显增加,受害人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年龄较小,且病例以中小学寒假期间最为常见。很多家长收到汇款短信后才发现孩子被骗了。
精准定位年轻用户
图为:游戏蛋头小人派对广告
打开网页搜索“免费皮肤骗局”,弹出如下新闻:一名9岁小学生在玩游戏时,收到陌生人发来的一条称“免费皮肤”的短信,被骗了24000元;一名13岁的孩子用父亲的手机玩游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即可获得“弹仔派对免费皮肤”。骗子远程控制手机,被骗10万余元; “免费皮肤”拿走了银行卡里的所有钱。一个团伙针对青少年实施诈骗……这些受害者的学生往往是初中生或小学生。
今年2月,三亚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一线民警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也得出结论,部分电子诈骗分子已将目标锁定在玩“鸡蛋”等热门网络游戏的中小学生。寒假期间的《男孩派对》。办案民警介绍,以活跃网民超过4000万的弹子党为首的热门游戏年轻用户成为诈骗分子的特别目标。
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郝奇峰从12月底至2023年2月中旬,已接手七八起“免费游戏皮肤”诈骗案件,受害人基本在9岁至16岁之间。岁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特征都是手游《蛋头党》的用户。 “从去年10月就开始出现了,到了12月,明显比以前多了。尤其是蛋头党,孩子们都在玩。”
郝警官办理的案件中,受害人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7岁。
2023年12月,长垣市公安局决定将所有涉及蛋头党的诈骗案件移交其大队办理。 “就像成立一个工作组来处理这件事一样。以前,虽然涉及网络游戏的诈骗案件一直都有,但数量很少,而且受害者主要是年轻人。现在,受害者越来越年轻化。”且年轻化,去年下半年以来病例数逐渐增加。”
“目前,保守地说,我们收到的诈骗案件有一半是蛋仔派对。有时候,我和外地公安系统的同学聊天,那里也有同样的情况。他们都说,他们都是蛋男孩聚会,都是孩子。”
郝奇峰提供了一份涉及蛋头党诈骗案件的举报统计表,结果显示,仅2024年1月,他们的团队就收到了4起举报。受害人年龄均为11岁、12岁,其中一起案件最高涉案金额为19921.1元。这个统计并不完整。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孩子遭遇诈骗后并没有选择报警。像这样的家长郝奇峰见过不少。 “有的孩子被骗了几千块钱,家长打电话咨询,听说需要材料报案,但觉得麻烦,就放弃了,没有报案。”
有些家长甚至没有想过咨询警方。涉及的金额往往只有几百元,家长教育一下孩子就到此为止了。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站出来表达了自己被孩子欺骗的经历。在评论区,总能看到很多不同IP的家长留言交流:经常提到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被骗?
有意识地难以抗拒的诱惑
孩子的回答大体相似,而且非常简单。弹子党最初的皮肤太丑了。其他人的皮肤都非常漂亮。他也想要美丽的皮肤。 “孩子自己没钱。当有人说想给他一个皮肤时,他立刻就上钩了。”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已经与网络牢牢地绑在一起,游戏已经成为儿童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工具。《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保护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未成年报告》)显示,从未成年用户行为来看,玩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课间休息的重要活动之一,占比30.72%。
《报告》还提到,未成年人对皮肤消费有明显偏好,60.33%的用户愿意为皮肤付费。
在办案过程中,虽然很少有孩子愿意向郝警官承认自己对皮肤的渴望是建立在与朋友比较的基础上的,但“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事实上,不止一家媒体报道称,作为时下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网络游戏,《蛋头小人派对》已经成为孩子们课间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家长反映,游戏中的皮肤比较现象在孩子中很普遍。
郝警官分析,犯罪分子利用儿童对游戏皮肤的渴望,传播赠送免费皮肤的信息,筛选出认知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进行精准诈骗。 “通过故意说孩子冒充成人账号给游戏带来损失,涉嫌违法,想要对孩子家长进行拘留和罚款,利用孩子害怕影响家长心理,冒充警察威胁孩子们转钱。”
“以前这种骗局都是针对大学生、高中生,很少有冒充警察恐吓的案例,因为很容易识破。但初中生、小学生却出现了这种情况。”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来辨别真伪。”郝警官办理的案件中,有四五起案件是有人冒充警察的。
长期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副教授邢晓丽认为,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孩子很难识别错误。骗子语言的遗漏和不合理。高年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无法辨别骗子言语中的不合理之处。我不会去想这是否真实。我毫不怀疑,如果孩子使用成人认证的账户,家长是否会被罚款或拘留。”
“这种以免费皮肤为诱饵的骗局是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自觉抵制游戏的诱惑和陷阱。”邢小丽说。
秘密且持续的心理创伤
在警务人员的办案实践中,骗子经常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威胁孩子不要告诉家长,并利用远程控制软件等手段完成转账。这也带来了此类案件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家长找不到,外人就更难找到了。
但家长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处境。
大多数父母只意识到自己缺钱。记者与部分家长沟通时发现,诈骗事件发生后,部分家长会选择训斥孩子,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爱慕虚荣”,禁止孩子玩网络游戏甚至手机。
事实上,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训斥、责骂下,会陷入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之中。也有的孩子在意识到自己被欺骗后,不等父母回应就陷入负面情绪,表现出情绪内化的行为。之后,“诈骗”成了他心里不敢触碰的伤口。
郝奇峰曾经处理过这样的案件。孩子被骗后,父亲带他到公安局报案。描述案情时,孩子明显表现出抗拒和恐惧,不愿意说话。孩子的父亲担心孩子的情绪,当即决定不再让孩子一遍遍回忆被欺骗的经历。他选择不报警并带着孩子回家。
“当时局领导也非常关注这个情况,并表示一定要给孩子们解释清楚,启发他们的情绪。”终于把事情弄清楚后,在后来的探访中,孩子的父亲告诉郝警官,家里人再也不敢提起诈骗案,孩子心里还很害怕,“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种情况,我们主要依靠家庭来引导孩子,我们去引导孩子,但他们天生就有抵抗力,效果不是很好。”郝奇峰有些无奈。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艾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此类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案件中,受害人不仅损失了财产,还损害了家庭中的亲密关系。 “这是一个遭受创伤后压力的群体,障碍会像阴霾一样长期萦绕在这个家庭中。”
“8岁至18岁是未成年人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很多孩子在遭遇诈骗后,很容易陷入自卑、自我怀疑的境地,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内心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胆怯和退缩。”邢晓丽还提出了更糟糕的后果,“而且,他们可能会模仿欺骗行为,做出攻击行为。”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受到了诈骗的影响。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求助:孩子被骗后,他们变得沉默。我们应该做什么?
答案是父母的理解和陪伴。
当网络世界的诈骗者为成年后的儿童设下陷阱时,很少有孩子能够抵挡诱惑。这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责任。邢晓莉说,“首先,我们要避免责怪孩子。其次,告诉孩子,父母会一起面对,把这次经历当作孩子成长的一次经历。”
“如果孩子无缘无故哭闹、发抖、出汗等无法控制身体的情况,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进行干预和治疗。”
成人世界能为孩子做什么?
网友在榆林反诈骗中心发布的“鸡蛋党”诈骗案评论区留言
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目前我国19岁及以下的互联网用户超过2亿。欺诈这只看不见的手随时可以伸向任何一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这方面,成人世界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什么?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父母作为监护人,永远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在一些现实案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监督和照顾,从而导致了案件的发生。但很难责怪这些同样焦虑的父母。他们中的一些人被迫谋生,常年奔波;有些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无法理解不断变化的网络世界。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面对这个复杂的网络世界。
在邢晓莉看来,作为家长,你或许无法给孩子提供最正确的教育,但至少可以尝试的一件事就是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尽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平等的交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
然而,防止未成年人受骗,单靠家庭是无法完成的。游戏方、学校、司法部门等社会各方也必须行动起来。
事实上,在此类案件的公开报道中,游戏公司常常因在未成年人监管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未成年人防沉迷相关规定而受到家长的批评。儿童可以轻易绕过防沉迷系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在中国青年报2023年8月题为《谁来保护孩子:一群家长与蛋仔派对的“战争”》的报道中,有200多名家长遇到了未成年人“退费难”的问题。不少家长反映,《蛋仔派对》的实名制和防沉迷措施非常无效。理想,并对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受保护的在线社交以及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诈表示担忧。
报道提到,虽然相当多的家长并不否认自己作为家长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但他们认为,负责开发和运营游戏的游戏厂商至少应该能够“有效区分和筛选未成年游戏用户”。当未成年人用户在游戏中遭遇“网络乞讨”甚至网络诈骗时,经营者应坦诚承担应有的责任,落实好有关部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具体要求,避免未成年人权益进一步受到损害。
2023年11月,《蛋仔派对》,游戏方发布《写给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关于游戏安全方面,如果未成年人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的骚扰或诈骗,家长可以使用游戏内举报功能或联系游戏内客服。反馈,《蛋仔派对》会有专人跟进处理。家长还可以利用游戏中的“宝宝蛋守护模式”功能,为孩子设置禁止公屏聊天、禁止陌生人组队、过滤乐园地图等社交和内容保护。
另一种对家长来说最简单、最可行的方法,在媒体报道和警方反诈骗宣传中多次提到:家长要重视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引导,普及反诈骗知识;同时,家长还应加强对手机的监管,不要轻易让未成年子女知道支付密码,防止他们被骗,转移大额资金。
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工作情况》号文件提出: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网络司法保护,深入开展“反诈骗进校园”活动,强化案例释法公开听证会、法治宣传等,学校共同构筑坚强的反舞弊校园防线。
2月下旬,郝警官接受采访时表示,寒假结束后,他们将把“反诈骗知识进学校”活动范围扩大到以往参与较少的初中、小学。
(文中李德华、多多等均为化名)
用户评论
太可怕了!我都有点害怕现在网游里的小孩子们玩游戏安全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的把我震住了,原来网游低龄用户竟会成为诈骗犯的目标,寒假期间案件多发?看来家长们要加强对孩子游戏的监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上很多成年人都爱骗子,何况是小孩?这种事情可不能再发生下去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可怕了,我刚想让小孩玩游戏一下,现在想想还是算了!网游真的有很大风险,多地官方发风险提醒也是在提醒家长们要重视安全问题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假确实是一直诈骗案件的多发期,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说说网络安全知识啊,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或网上的信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侄子特别喜欢玩网游,但是我也很担心他会被这些骗子骗到。这帖子提醒得很及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年轻人都生活在虚拟世界里,连基本的风险意识都没有,真是令人担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孩子太缺少安全意识,很容易被忽悠的! 真是希望家长们能多关注孩子们的网络行为,让他们明白网游里的哪些陷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以后一定要好好提醒孩子们在网上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的风险提醒也证明了网游低龄用户的确是诈骗犯的目标群体,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假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不关注孩子玩游戏的安全问题,所以会发生这样事情很正常!希望多地官方能够加强监管力度,防止更多孩子被诈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政府应该出台更严格的政策来保护网游低龄用户的权益,不让这些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就说过网游太虚拟了,容易让人分不清现实和网络这个世界!现在看来真的很有道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网游低龄用户成诈骗犯特定目标这篇文章有点耸人听风,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游戏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东西,关键在于如何玩。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而不是完全禁止他们玩游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小孩很懂事,他从来不会相信网上的陌生人,也从来不会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个人的修养有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很爱玩游戏,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感觉这篇文章有点耸动,过度渲染了问题的影响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的风险提醒很有必要,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们的网络安全问题,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