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文字领域的发展:未如科学及制造业那般迅猛,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亦然。它们存在於自身当中,也只为了自身存在,没有目的、没有必然的命运、也不打算踩着彼此肩膀茁壮,成就什麽更伟大的事物。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与前人後世毫无关联──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一切是息息相关的。而历史之网也像牢牢系着我们一样,紧紧联系着它们(起码从回顾的角度看起来是那样,而我们通常也都是这样看待历史)。就像书本一样,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存在於同类的集体生活之中,与他人息息相关。要固守现在──我们的现在──并不代表我们就不会意识到过去或未来,只是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并不一定有必然的目的。
我们有许多次接收知识的机会,书本跟现场表演或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不同,不是错过不再来。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重拾某本书(就像我重拾《战争与和平》那样),接受它在那个当下赋予你的种种。或许在「量」的方面,你不会比先前接收的还要多或少,但可以保证的是绝对和以前不同,鲜少例外。这并不是进步,甚至无法累积,因为你早先的印象可能会被新的想法所取代,但这仍旧是一种真实。正如劳伦斯所说:「真相会随着每一天而有所不同」,而你在当下那一刻的理解是绝无仅有的。就文学而言──就任何一种艺术而言──都是如此。真相并不会轻易受到证据所影响,但如果不强求进步、如果每次与某个文学作品相遇都单纯只是为了作品本身,那麽是不是能够证明,就无关紧要了。一部文学作品要不是能够打动你,要不就是不能,这是你最後唯一能说的。(节录)
六、他方
我最早看的三部作品--《寻羊冒险记》、《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和《舞,舞,舞》--都是由亚佛瑞.伯恩鲍姆(Alfred Birnbaum)所翻译。看完这三本後,我对村上春树有些好奇,但更急着想了解伯恩鲍姆是怎麽样的一个人,他怎麽能写出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英文?在《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一面用传统的童话式笔触,一面又用犀利的现代俚语,来呈现相互交织的两个剧情。他是怎麽将村上春树的叙事主角的那种喃喃自语、年轻奇特、但从不讨人厌的声音翻译出来的?简而言之,他是怎麽让一个日本作家听起来这麽像一个美国人,却又不失其异国魅力?封面的译者介绍只告诉我,伯恩鲍姆一九五七年出生於华盛顿特区,在日本长大,曾居住过洛杉矶、东京、伦敦和巴塞隆纳,仅此而已。
接着,《发条鸟年代记》出版了,至今为止,它或许仍是村上春树在美国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这是他的转型之作,标志了他从小而廉的讲谈社窜起至较尊爵精致的克诺普夫的开始。书一上市,我就迫不及待翻开第一章,但立刻感觉不对劲。我翻到封面,发现译者换成了杰.鲁宾(Jay Rubin)。我亲爱的伯恩鲍姆怎麽了?我致电讲谈社、克诺普夫、翻译协会--但都没有答案。没有人知道伯恩鲍姆消失去哪儿了。显然地,他完成了一名「完美译者」必须完成的转变,变成一个虚构的角色、一个鬼魂、一个隐形人。
但我又想起了一些他确实真真正正存在的证据,或该说他曾做为一名译者的证据。在将出版权交给克诺普夫前,村上春树曾将一本短篇小说集《象的消失》交给当时的出版商,而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发条鸟年代记》的开场。我查阅手边的书,对,我没记错--那个故事、那段开场是亚佛瑞.伯恩鲍姆翻译的。因此村上春树的这两名译者、这两个不同的现实确确实实是共存的。
首先是呈堂证物A--鲁宾所翻译的开场:
「电话响起时我正在厨房煮义大利面,我随着收音机传来罗西尼的《鹊贼》(The Thieving Magpie)序曲吹起口哨,那是最适合煮义大利面的音乐。
我不想理会那通电话,不只因为面快煮好了,也因为伦敦交响乐团在阿巴多的指挥下即将迈入音乐的高潮。」
不错吧?一名条理分明的可爱叙事者,以完美的英文向我们描述当下的情景。
但现在再来听听证物B:
「我在厨房煮义大利面时,那女人打来了。面条再一下子就好了。我站在那儿,随着收音机传来的罗西尼的《鹊贼》(La Gazza Ladra)序曲吹口哨。那是最适合煮义大利面的音乐。
我听见电话铃响,但告诉自己:不要接。把面条煮完吧,就快好了,而且,阿巴多和伦敦交响乐团也即将进入激昂的篇章。」
用户评论
这句很有意思啊!好像说的很有道理,文字世界的确不像科技那样光鲜耀眼的进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像是说文字背后的文化和传承更重要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文字一直在变化发展啊,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现在信息传播那么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文字的世界越来越虚拟化了,网络聊天、游戏剧本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科技进步也离不开文字的记录与传承啊,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就像建筑一样,现代建筑技术高超,但它还得遵循古代建筑学的原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啊,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几百年还在流传,可见文字的力量很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我们现在能用AI去创作文字了,这是否算是一种新的进步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应该把“发展与进步”的标准再重新定义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点悲观啊,不应该忽视文字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的确,文字的世界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我觉得,无论科技如何进步,经典的文学作品依然拥有永恒的光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或许我们可以从科学制造业中学取一些经验,为文字世界注入更多活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关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就是因为文笔不同于科技,所以它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更加耐琢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句很有哲理啊,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文字的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 wisdom,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未来能够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文字世界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